
睇世盃 「橙」公義 撐小農
2014年世界盃在巴西舉行,大家都知道巴西是足球王國,但除此之外,大家對巴西還有什麼認識?原來巴西除了足球員多,生產鮮橙的數量也相當多。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鮮橙生產國家,其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。盛產鮮橙的巴西為全球供應過半的鮮橙汁,而巴西冷凍濃縮橙汁的世界市場佔有率更達到八成 (每年向全球供祇180萬噸橙汁,相當於36億支500ML的橙汁)。單是巴西聖保羅聯邦州,就生產了巴西大約一半的濃縮果汁。 
巴西的果園採用大規模種植的模式種植鮮橙,所以大部分過程已經機械化;但由於鮮橙並非同時成熟,收割鮮橙的工序必須由工人人手完成。
在過去幾年,由於燃料和化肥的成本上升,鮮橙的種植成本上升近一倍。同時,在大型跨國果汁公司(如Cutrale、Citrosuco和Louis Dreyfus)的低價收購政策下,市場價格無法彌補生產成本,許多農民不得不以低價賣掉自己的耕地,使大量失去耕地的農民被逼成果園工人。 三大公司Cutrale、Citrosuco和Louis Dreyfus一方面逼使農民成為工人,另一方面亦極力壓低鮮橙售價在生產成本下,逼使其他小公司離開市場。因此,現時巴西橙汁市場極其壟斷,三大公司幾乎操控整個橙汁市場,以其巨大的市場影響力控制、壓榨橙農。橙農往往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,長期面對高溫、昆蟲、化學劑的威脅,以致很多人的身體都出現毛病。而不少果園內更連基本的衛生設備(如洗手間等)也欠奉。 
由於橙農每日至少要採得60袋 40.8公斤(即共2400KG, 以一個橙約150克計算,農民每天要摘14600隻橙)的鮮橙,才會獲付每日€9(相當於港幣95元)的最低工資,因此橙農超時工作的情況也十分普遍,不少橙農常需在午飯時間工作。遇上雨天,橙農無法工作,更會被剋扣當天工資。
除此之外,大公司還會誘騙果農到全國各地的果園工作,但往往不會依言向其支付更高工資。結果,橙農不但要背上沉重的生活費,更因無法支付昂貴的車資而無法回到自己的家園。
在2000年,鮮橙市場的小生產者為了掙取更好的收購價格而上街抗議。抗議過後,30個小生產者組成了COAGROSOL合作社,正式涉足公平貿易市場。時至今天,合作社中已經有120個果農會員,其中20個會員更獲得有機認證。
在COAGROSOL成立前,大型跨國公司常常拖欠付予橙農的價格;而現在,COAGROSOL確保在收貨時直接付款予橙農,同時,給予高於市場價格60%的香橙收購價。公平貿易更協助他們提昇種植技術、優化管理及運作等等。相對於橙園工人,COAGROSOL橙農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,重拾尊嚴以及受人尊重的人生。COAGROSOL合作社生產的公平貿易果汁,於香港有售,可於公平點門市及網上訂購。願大家一起「橙」公義‧撐小農,支持公平貿易運動。
 這短片詳細地解釋了巴西香橙市場的運作及問題,值得一看!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7MmI1Vn6Fn4 由Association of Conscious Consumers 拍製
下載PDF介紹
「橙」公義‧撐小農問答遊戲 資料由Association of Conscious Consumers 提供
|